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碰撞/王智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6 23:44:18  浏览:951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碰撞

王智名
(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检察院)


[摘要]目前,司法解释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是司法机关广泛适用的法律依据。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发生碰撞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从实践中和理论上阐述了当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适用及其争议,进而提出解决该冲突之对策。解决之道关键在于完善司法解释,当务之急是明确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促建和谐法治。
[关键词]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碰撞;对策

一、现实案例显示出的碰撞

案例:徐某,男,23岁,因故意伤害(用拳脚和棍棒殴打被害人陈某致使其的一只眼睛失明,经鉴定为重伤。)于2007年3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被依法逮捕。侦查期间,徐某发病,看守所将其带至医院诊断,结果是肺部感染,胸部有大量积夜。医院认为病情严重,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看守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0条第2款和第26条之规定,建议侦查部门改变强制措施,侦查部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66条第2款之规定将徐某取保候审。驻看守所检察室发现此事,认为不该将徐某取保候审。
检察室认为:虽然徐某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但是徐某属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64条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38条明确规定,该类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规则〉〉是司法解释,是在《解释》之后对〈〈刑事诉讼法〉〉的补充,明确缩小了取保候审的范围,具有法律效力,效力高于《条例》,也优于《解释》,应适用〈〈规则〉〉之规定,公安机关适用《条例》和《解释》之规定不当。另外,〈〈规定〉〉是规范公安机关内部办案程序的,虽然看守所身兼行政管理和保障刑事强制措施的双重职能,但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应该优先适用刑事诉讼之规定。因此建议公安机关收押。
看守所认为:〈〈规定〉〉是部门规章,其对行政法规〈〈条例〉〉不具效力。而〈〈规则〉〉虽然是司法解释,但是司法解释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就是具有法律同等效力,只有立法解释是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的,没有哪里规定司法解释就比行政法规效力高。你们认为效力高,是实务操作中的默认罢了。〈〈规则〉〉同样也只是约束检察院内部办案程序的规定。我们当然可以为了做好监管场所行政管理工作,依据行政法规〈〈条例〉〉行事。据此拒绝收押。
由此,看守所和检察室就该案例的法律适用问题发生分歧,进而显现出了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冲突。

二、特殊情况下确会发生碰撞

一般来说,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不会发生冲突,但是特殊情形下也会出现冲突。 在行政诉讼中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而在刑事司法中是少见但确有发生的。
由于公安机关的特殊性,给这两者的冲突提供了可能。
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在我国,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的行政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的公安机关不单纯属于行政机关,而是兼有刑事执法职能的行政机关。
由于公安机关既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又具有刑事执法职能,会造成职能的交叉和适用法律的碰撞,同一行为可能同时受行政和刑事两种法律规范的调整。比如看守所,在这方面就是很特殊的,它既是对在押人员进行监管的场所,又是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场所,所以既受《条例》的规范,又受《刑事诉讼法》的规范,上面的案例或许是个典型的例子。在此案例中,为消除两家冲突,防止陷入无休止的纷争,可行的办法是改为监视居住。而理论上的问题仍可探讨。

三、实践和理论中的碰撞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规范;司法解释是最高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就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的解释。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效力问题,对由此产生的冲突而有不同的看法。
(一)、在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相冲突时,实务中多是将司法解释等同于它所解释的法律来适用,效力高与行政法规。我国的司法实践已充分证明司法解释是我国司法机关办案的依据之一, 也是对当事人具有普通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一, 因此,从实践的角度看待我国司法解释的地位, 它也被视为我国现行法的渊源了。
但是也有选择适用行政法规的现象,例如:最高人民法院[2001]7号法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1年2月26日通过,其对精神损害提出了6项计算标准,但同时在该法释第10条最后一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显的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这是司法解释在赔偿标准上有冲突时明确适用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在理论上,对于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效力是有争议的。
1、一种观点认为司法解释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的效力来源于法律规定,法院组织法(第33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均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上述决议还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1996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工作暂行规定》中第2条规定,“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1997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中第4条宣称,“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司法解释实际上是针对全国人大的法律所做的解释,其效力持续于法律生效之间,法律生、解释生;法律死、解释死。法律和司法解释这种关系,类似于民法著名的“从随主规则”。司法解释虽然没有独立的位阶,但它却依附于被解释的法律,司法解释效力的位阶就同这个法律相等,就是说,如果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那么它的司法解释效力就等同于这个法律,也就是说它高于行政法规。
2、另一种观点认为司法解释不高于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解释法律的权力,没有规定法院和检察院有解释法律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也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一规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即具有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进一步阐释,这些阐释成为法律的组成部分,因此具有和法律同等的效力。法律解释是法律,司法解释是准法律。
《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赋予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解释权,但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解释法律的权力完全不同,该解释权限于解释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这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解释只能就法律、法令在具体案件的应用进行解释。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基本上不是针对个别案件的,而试图在全国建立普遍的约束力,跻身和法律同等效力的地位,这显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对其解释权的规定,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自始至终也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解释权。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法律解释。根据“明示其一即排斥其余”[1]的解释规则和新法优于旧法的效力冲突规则,是否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解释权已被废除?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立法法再次明确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情况下,目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不再享有法律的解释权,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解释权也当归于消灭。最高司法机关在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所称的“具有法律效力”,只能理解为实质法律的效力,而不是形式法律的效力。这种自我宣称有“法律效力”的做法是欠妥当的,即使是在《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中也没有这种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应由权力机关作出决定。所以,司法解释不具有同等法律约束力。
另外,司法解释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渊源,本身是没有位阶可言的,而行政法规则是明确的法律渊源,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司法解释与行政法规的位阶无从比较,司法解释的效力也不必然高于行政法规。
四、解决碰撞之对策
关于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冲突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在司法解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司法解释是否必要;二是司法解释如何定位。
(一)、司法解释确有存在之价值
对于法律的漏洞或缺陷,利益法学代表人物赫克(Heck)认为,由于立法者的观察能力有限,不可能预见到将来的一切问题,又由于立法者的表现手段有限,即使预见到将来的一切问题,也不可能在立法上完全表现出来,因此,即使是最好的法律,也存在漏洞或缺陷。就中国司法解释的实践看,人们都不否认司法解释除了适用法律外,还起到弥补立法不足的作用,包括补充立法规定的缺漏和解决法律中的矛盾[2]。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博弈”使司法解释具有得以立足的空间。立法解释存在缺陷,比如立法解释效率低下,有一定程度的闭塞性,与现实脱节,实践中立法机关有权难用,立法解释权虚置。司法解释具有优越性,作为司法机关,经常接触法律,在适用法律时能及时发现漏洞和缺陷,从而分析、理解,作出解释,使解释的效率和适应性更高。直接与当事人和民众接触,决定了其解释更能面向大众,符合实际需要,从而使法律符合适用的要求。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创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解释,实践也证明司法解释制度在我国确有存在的价值。
人大的立法解释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和现实的法律基础;而司法解释又由于其有强大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在法律实践操作中受到推崇。这就是说,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分别解决“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的问题”和“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在实践中起到完善立法,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调整社会秩序的作用。[3]两种制度的“博弈”是彼此对立统一的,并不断促使共同的完善和进步。
(二)、明确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合理构建其法律制度
可以看出,就目前我国司法解释的现状,规范司法解释具有现实意义,完善司法解释是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和谐法治的需要。
此项工作,同样需要制度规范,法律保障。
1、明确授权司法机关,准确定位确司法解释。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体制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但是这不意味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成为法律解释具体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在其他国家,由立法接管或其常设机关主要负责法律解释工作的情况也是很少的。从我国全国人大和司法机关的职责的现状看,司法机关更适宜承担为办理案件提供说明的任务,应该充分发挥司法解释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有必要明确授权司法机关进行具有法律同等效力的司法解释。
2、加强立法,保障和规范司法解释工作。
加强立法工作,避免由于法律规定的欠缺而不得不过多借助于司法解释的局面继续。我国之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出台大量司法解释,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造成的。立法机关应明确赋予现行有效司法解释暂时的法律效力, 在限定的期限内按照《立法法》规定的程序将司法解释转化为法律。有必要制定司法解释工作相关配套法律。
全国人大代表专职化,法律解释结构专门化。推进常委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专职化建设,大会设立法律审查委员会来负责解释冲突。一府两院都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由立法机关负责解决法释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更为直接和妥当,通过内设专门机构也可以更加主动地实施监督。认真对待人民交付的权利,改变人大代表“兼职”和立法解释虚置的现状,维护法律的独立统一和权威。
规范司法解释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司法解释条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授权和严格规定权限,或者先由司法机关修订,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定,最后得到立法机关的批准后再予以发布。“司法解释要准确把握立法精神和立法原则。我国司法解释可以根据立法精神制定司法运作的政策,确立法院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则,但不得改变法律规范或者创制新的法律原则。”[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公布第一批取消的各种基金(附加 收费)项目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经贸委 国家计委


关于公布第一批取消的各种基金(附加 收费)项目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经贸委 国家计委 审计署 监察部 国务院纠风办



(1997年11月27日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审计署、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财综字161号发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以下简称《决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关于清理登记各种基金的通知》①(国办
发〔1995〕25号)精神,开展清理全国各种基金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审核批准,决定公布第一批取消的基金(附加、收费,下同)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注: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规汇编》(1995年1月--1995年12月)上册第1--3页。
一、第一批公布取消的基金项目,是历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未按国家规定经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越权设立的各种基金,共计217项(具体项目详见附件)。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公布取消的各种基金项目立即停止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出台的有关文件规定即时废止。
二、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决定》的要求,督促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对本通知公布取消的基金项目坚决取消,逐项落实,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执行。对已取消的基金项目,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有权拒交。
三、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减轻企业负担办事机构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已取消的各种基金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对不按规定取消和停止执行的,其非法所得一律没收上缴中央财政,同时,要按规定追究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
任。
四、今后,各地区、各部门设立各种基金,必须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重要的报国务院审批。未经国务院或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一律不得设立各种基金。

附件:
第一批取消的各种基金(附加、收费)项目
-------------------------------------------
| | 项目名称 | 征收依据 |
|----|---------------|--------------------|
|1. |人口发展基金 |京平政发(95)31号 |
|----|---------------|--------------------|
|2. |开发基金 |京平政发(95)231号 |
|----|---------------|--------------------|
|3. |地方道路建设基金 |冀滦政字(90)105号 |
|----|---------------|--------------------|
|4. |暂住人口管理基金 |冀石市政府令57号 |
|----|---------------|--------------------|
|5. |集体事业建设基金 |冀石市长政(84)17号 |
|----|---------------|--------------------|
|6. |安全生产奖励基金 |冀石市西政(90)1号 |
|----|---------------|--------------------|
|7. |农业发展基金 |冀石市井政(88)1号 |
|----|---------------|--------------------|
|8. |工业发展基金 |冀石市井政(88)95号 |
|----|---------------|--------------------|
|9. |科学发展基金 |冀石市井政(89)10号 |
-------------------------------------------
续表
-------------------------------------------
| | 项目名称 | 征收依据 |
|----|---------------|--------------------|
|10. |公益金 |冀石市郊政办(88)3号 |
|----|---------------|--------------------|
|11. |客运发展基金 |冀唐政办(92)4号 |
|----|---------------|--------------------|
|12. |技校发展基金 |冀唐劳培字(94)8号 |
|----|---------------|--------------------|
|13. |道路运输发展基金 |冀唐交字(93)19号 |
|----|---------------|--------------------|
|14. |教育基金 |冀各地政府批准 |
|----|---------------|--------------------|
|15. |电建资金 |冀乐亭乐政字(93)6号 |
|----|---------------|--------------------|
|16. |供热价格调节基金 |冀保定市政(92)94号 |
|----|---------------|--------------------|
|17. |地下水养蓄基金 |冀保定市政(93)17号 |
|----|---------------|--------------------|
|18. |商业网点基金 |冀石市政办(95)15号 |
|----|---------------|--------------------|
|19. |公路建设基金 |冀各地政府批准 |
|----|---------------|--------------------|
|20. |地方道路养路建设费 |冀鹿政(94)27号 |
|----|---------------|--------------------|
|21. |道路建勤费 |冀各地政府批准 |
|----|---------------|--------------------|
|22. |道路维修费 |冀辛政(94)43号 |
|----|---------------|--------------------|
|23. |水厂建设基金 |冀邢府(93)55号 |
|----|---------------|--------------------|
|24. |供水增容费 |冀邢府(93)8号 |
|----|---------------|--------------------|

|25. |教育事业发展基金 |冀邢政(95)25号 |
|----|---------------|--------------------|
|26. |超计划用水附加 |冀保政(95)21号 |
|----|---------------|--------------------|
|27. |供水增容费 |冀邢政(93)8号 |
|----|---------------|--------------------|
|28. |机动车义务建勤费 |冀无政(95)15号 |
|----|---------------|--------------------|
|29. |乡镇煤炭发展基金 |晋忻地行发(90)85号 |
|----|---------------|--------------------|
|30. |农村救灾保险基金 |晋临政发(88)16号 |
|----|---------------|--------------------|
|31. |合作发展基金 |晋太原北城区委员会批准 |
|----|---------------|--------------------|
|32. |局长基金 |晋太原北城区委员会批准 |
|----|---------------|--------------------|
|33. |廉政基金 |晋太原北城区委员会批准 |
|----|---------------|--------------------|

|34. |教育奖励基金 |晋太原北城区委员会批准 |
|----|---------------|--------------------|
|35. |农业发展基金 |内乌海市政发(93)11号 |
|----|---------------|--------------------|
|36. |企业技术开发基金 |内乌海市政发(93)11号 |
|----|---------------|--------------------|
|37. |教育奖励基金 |内集宁市集政发(94)22号 |
|----|---------------|--------------------|
|38. |补充科技发展基金 |辽鞍政发(93)1号 |
|----|---------------|--------------------|
|39. |公路网化基金 |辽岫政发(93)38号 |
|----|---------------|--------------------|
|40. |玉石开发基金 |辽岫政发(94)25号 |
|----|---------------|--------------------|
|41. |菱镁石开发基金 |辽岫政发(94)49号 |
|----|---------------|--------------------|
|42. |土地收益基金 |辽丹政发(92)48号 |
|----|---------------|--------------------|
|43. |景区建设基金 |辽丹价发(91)80号 |
|----|---------------|--------------------|
|44. |城建基金 |辽阜政发(93)31号 |
-------------------------------------------
续表
-------------------------------------------
| | 项目名称 | 征收依据 |
|----|---------------|--------------------|
|45. |农机发展基金 |辽朝政发(92)30号 |
|----|---------------|--------------------|
|46.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基金 |辽朝政发(93)42号 |
|----|---------------|--------------------|
|47. |进城人口配套基金 |辽朝政发(93)42号 |
|----|---------------|--------------------|
|48. |科技发展基金 |吉长文字(90)6号 |
|----|---------------|--------------------|
|49. |引松基金 |吉长府(93)51号 |
|----|---------------|--------------------|
|50. |城市职工教育附加 |吉辽发(89)13号 |
|----|---------------|--------------------|
|51. |电力增容基金 |吉松原市府(93)32号 |
|----|---------------|--------------------|
|52. |机动车消防基金 |吉梅河口市委纪要 |
|----|---------------|--------------------|
|53. |养路费附加 |吉集安市(93)58号 |
|----|---------------|--------------------|
|54. |“两桥”建设基金 |吉吉林市(91)22号 |
|----|---------------|--------------------|
|55. |个体工商户教育基金 |吉辉南县府(93)73号 |
|----|---------------|--------------------|
|56. |公路建设基金 |吉通化县府(93)58号 |
|----|---------------|--------------------|
|57. |冰雪节床位附加费 |黑哈政发(87)117号 |
|----|---------------|--------------------|
|58. |机动车道桥建设增容基金 |黑哈政发(92)52号 |
|----|---------------|--------------------|
|59. |城市社会事业建设增容费 |黑哈政发(94)3号 |
|----|---------------|--------------------|

|60. |增加用电权资金 |黑哈政发(88)28号 |
|----|---------------|--------------------|
|61. |宝山区城乡建设基金 |沪宝府(92)223号 |
|----|---------------|--------------------|
|62. |金山县道路建设基金 |沪金府办(92)40号 |
|----|---------------|--------------------|
|63. |吴县交通建设资金 |苏吴政发(93)26号 |
|----|---------------|--------------------|
|64. |绍兴东站联建资金 |浙绍市办(90)145号 |
|----|---------------|--------------------|
|65. |渡船更新改造基金 |浙舟政(89)61号 |
|----|---------------|--------------------|
|66. |电力资金 |浙湖政(89)51号 |
|----|---------------|--------------------|
|67. |自来水管网发展基金 |浙萧政发(84)129号 |
|----|---------------|--------------------|
|68. |墙改基金 |浙甬市长9号令 |
|----|---------------|--------------------|
|69. |产业结构调节基金 |浙甬政(90)102号 |
|----|---------------|--------------------|
|70. |地方水产发展基金 |浙慈政(85)88号 |
|----|---------------|--------------------|
|71. |农机化发展基金 |浙永政办(89)47号 |
|----|---------------|--------------------|
|72. |农资风险基金 |浙磐价(89)21号 |
|----|---------------|--------------------|
|73. |茧丝绸风险基金 |浙海政(90)121号 |
|----|---------------|--------------------|
|74. |水资源开发利用基金 |浙舟政(88)8号 |
|----|---------------|--------------------|
|75. |渔农业发展基金 |浙普政(88)23号 |
|----|---------------|--------------------|
|76. |国防福利基金 |浙洞头县政府批准 |
|----|---------------|--------------------|
|77. |科技发展基金 |浙拱委办(92)6号 |
|----|---------------|--------------------|
|78. |公路站场基础建设基金 |浙丽价(92)78号 |
|----|---------------|--------------------|
|79. |水电发展基金 |浙临政(92)10号 |
-------------------------------------------
续表
-------------------------------------------
| | 项目名称 | 征收依据 |
|----|---------------|--------------------|
|80. |水利基金 |浙永政(94)108号 |
|----|---------------|--------------------|
|81. |城市供水发展基金 |浙上虞财综(93)14号 |
|----|---------------|--------------------|
|82. |电力建设基金 |浙德计(93)28号 |
|----|---------------|--------------------|
|83. |电网建设和集资电量资金 |浙嘉政发(93)105号 |
|----|---------------|--------------------|
|84. |邮电本地网资金 |浙建德市政府批准 |
|----|---------------|--------------------|
|85. |无线电移动电话专控调节基金 |浙丽地署(94)25号 |
|----|---------------|--------------------|
|86. |无线电移动电话消费调节基金 |浙桐政(93)143号 |
|----|---------------|--------------------|
|87. |程控建设基金附加 |浙武价(92)5号 |
|----|---------------|--------------------|
|88. |商业网点建设基金 |浙富政(93)159号 |
|----|---------------|--------------------|
|89.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浙桐委(93)39号 |
|----|---------------|--------------------|
|90. |地方发展基金 |浙西政发(94)56号 |
|----|---------------|--------------------|
|91. |生产发展基金 |浙江政(93)47号 |
|----|---------------|--------------------|
|92. |综合基础设施资金 |浙台署(94)86号 |
|----|---------------|--------------------|
|93. |重点发展基金 |浙义政(92)166号 |
|----|---------------|--------------------|
|94. |摩托车消费调节基金 |浙丽地控办(94)7号 |
|----|---------------|--------------------|
|95. |高档耐用消费品调节基金 |浙桐政(92)18号 |
|----|---------------|--------------------|
|96. |地方预算外统筹基金 |浙诸政(94)64号 |
|----|---------------|--------------------|
|97. |社会负担专项基金 |浙松政办(91)53号 |
|----|---------------|--------------------|

|98. |扶贫致富基金 |浙海宁市人大批准 |
|----|---------------|--------------------|
|99. |矿业发展建设基金 |浙长政(94)42号 |
|----|---------------|--------------------|
|100.|备灾救灾专项基金 |浙杭卫办(93)61号 |
|----|---------------|--------------------|
|101.|安全奖励基金 |浙上城区安办(94)6号 |
|----|---------------|--------------------|
|102.|种子经营风险金 |浙金农通(94)60号 |
|----|---------------|--------------------|
|103.|地方铁路交通基金 |浙温政发(91)33号 |
|----|---------------|--------------------|
|104.|教育基金 |皖各地政府批准 |
|----|---------------|--------------------|
|105.|水费附加 |皖各地政府批准 |
|----|---------------|--------------------|
|106.|煤气附加 |皖马建计(92)318号 |
|----|---------------|--------------------|
|107.|配网电力建设基金 |皖马政决(94)5号 |
|----|---------------|--------------------|
|108.|电费附加费 |皖马价业字(93)41号 |
|----|---------------|--------------------|
|109.|地方电力建设基金 |皖各地政府批准 |
|----|---------------|--------------------|
|110.|公路建设基金 |皖各地政府批准 |
|----|---------------|--------------------|
|111.|电力附加 |皖巢价办字(94)39号 |
|----|---------------|--------------------|
|112.|消防基金 |皖铜政(93)65号 |
|----|---------------|--------------------|
|113.|拥军优属基金 |皖铜政(94)第5号令 |
|----|---------------|--------------------|
|114.|山区林业结构调整发展基金 |皖黄山政秘(95)53号 |
-------------------------------------------
续表
-------------------------------------------
| | 项目名称 | 征收依据 |
|----|---------------|--------------------|
|115.|人口基金 |皖宣城地委(93)6号纪要 |
|----|---------------|--------------------|
|116.|输变电配套工程建设资金 |皖天长市供电局(92)72号 |
|----|---------------|--------------------|
|117.|农村电气化建设基金 |皖天长市供电局(95)11号 |
|----|---------------|--------------------|
|118.|蚕业发展基金 |皖金寨县金政(93)1号 |
|----|---------------|--------------------|
|119.|水费调价基金 |皖六安行署物价局(94)11号 |
|----|---------------|--------------------|
|120.|招商引资基金 |皖阜阳行署地字(93)3号 |
|----|---------------|--------------------|
|121.|旅馆教育附加费 |皖合肥市合政(93)153号 |
|----|---------------|--------------------|
|122.|城市电网改造资金 |皖合肥市合政(95)134号 |
|----|---------------|--------------------|
|123.|邮电通讯建设配套费 |闽厦府(93)综8号 |
|----|---------------|--------------------|
|124.|机场二期建设还贷基金 |闽厦府(92)综178号 |
|----|---------------|--------------------|
|125.|县以上集体统筹基金 |赣景府发(88)144号 |
|----|---------------|--------------------|
|126.|自来水建设基金 |赣瑞府(94)69号 |
|----|---------------|--------------------|
|127.|电力建设基金 |豫各地政府批准 |
|----|---------------|--------------------|
|128.|教育基金 |豫各地政府批准 |
|----|---------------|--------------------|
|129.|花会基金 |豫洛阳市政府批准 |
|----|---------------|--------------------|

|130.|水源建设基金 |豫洛阳市政府批准 |
|----|---------------|--------------------|
|131.|机动车辆路桥建设费 |豫洛阳市政府批准 |
|----|---------------|--------------------|
|132.|新水源开发基金 |豫平顶山市政府批准 |
|----|---------------|--------------------|
|133.|小汽车定编费 |鄂武政办(83)58号 |
|----|---------------|--------------------|
|134.|教育配套风险基金 |鄂武府办(87)87号 |
|----|---------------|--------------------|
|135.|中小学幼教基金 |湘邵阳市府批准 |
|----|---------------|--------------------|
|136.|国防教育基金 |湘株县(92)2号 |
|----|---------------|--------------------|
|137.|义务兵统筹金 |湘怀市政(94)27号 |
|----|---------------|--------------------|
|138.|水利建设基金 |粤梅市府(91)58号 |
|----|---------------|--------------------|
|139.|水源基金 |粤平价字(93)6号 |
|----|---------------|--------------------|
|140.|立交桥基金 |粤乐府办(92)220号 |
|----|---------------|--------------------|
|141.|治安基金 |粤韶府(93)48号 |
|----|---------------|--------------------|
|142.|消防基金 |粤韶府复(94)49号 |
|----|---------------|--------------------|
|143.|科技发展基金 |粤莞府(91)79号 |
|----|---------------|--------------------|
|144.|交通建设基金 |粤河市委(94)10号 |
|----|---------------|--------------------|
|145.|教育发展基金 |粤陆府(92)110号 |
|----|---------------|--------------------|
|146.|地方港口建设基金 |粤汕尾府(90)67号 |
|----|---------------|--------------------|
|147.|粮食生产发展基金 |粤汕尾府(93)55号 |
|----|---------------|--------------------|
|148.|交警建设基金 |粤汕尾府函(94)86号 |
|----|---------------|--------------------|
|149.|车辆公路建设基金 |粤云路指(95)2号 |
-------------------------------------------
续表
-------------------------------------------
| | 项目名称 | 征收依据 |
|----|---------------|--------------------|
|150.|建筑消防基建资金 |粤云府办(94)57号 |
|----|---------------|--------------------|
|151.|邮电发展基金 |粤肇邮电字(94)9号 |
|----|---------------|--------------------|
|152.|长话发展基金 |粤肇邮电字(94)9号 |
|----|---------------|--------------------|
|153.|农话发展基金 |粤肇邮电字(94)9号 |
|----|---------------|--------------------|
|154.|普及高中教育资金 |粤南府字(93)130号 |
|----|---------------|--------------------|
|155.|消防事业发展基金 |粤汕头府(93)130号 |
|----|---------------|--------------------|
|156.|汕汾公路建设基金 |粤澄委发(91)6号 |
|----|---------------|--------------------|
|157.|民办教师统筹基金 |粤澄教发(91)1号 |
|----|---------------|--------------------|
|158.|中山市土地基金 |粤中山府(94)116号 |
|----|---------------|--------------------|
|159.|外来暂住人口管理基金 |粤潮办函(93)40号 |
|----|---------------|--------------------|
|160.|教育基金 |粤穗府(93)64号 |
|----|---------------|--------------------|
|161.|科技奖励基金 |粤珠计资字(92)155号 |
|----|---------------|--------------------|
|162.|防洪建设基金 |桂柳政发(94)9号 |
|----|---------------|--------------------|
|163.|城市道路建设基金 |桂柳政发(94)21号 |
|----|---------------|--------------------|
|164.|电价调节基金 |桂各地政府批准 |
|----|---------------|--------------------|
|165.|旅游发展基金 |桂各地政府批准 |
|----|---------------|--------------------|
|166.|供水设施配套费 |云昆明市公用字(85)96号 |
|----|---------------|--------------------|
|167.|建设行业发展基金 |云德政发(92)21号 |
|----|---------------|--------------------|
|168.|城市增容费 |云各地政府批准 |
|----|---------------|--------------------|
|169.|化肥价格调节基金 |云各地政府批准 |
|----|---------------|--------------------|

|170.|橡胶发展基金 |云耿马县耿政发(91)80号 |
|----|---------------|--------------------|
|171.|芒果发展基金 |云元江县元政发(94)42号 |
|----|---------------|--------------------|
|172.|计划生育基金 |云嵩明县嵩政发(94)22号 |
|----|---------------|--------------------|
|173.|中学教育设施配套费 |云昆明市昆政发(88)153号 |
|----|---------------|--------------------|
|174.|旅游发展基金 |黔贵阳筑发(94)29号 |
|----|---------------|--------------------|
|175.|公路客运价格调节基金 |川攀物价(93)104号 |
|----|---------------|--------------------|
|176.|货运燃油差价调节基金 |川攀物价(92)20号 |
|----|---------------|--------------------|
|177.|卫生事业发展基金 |川德市区办(94)6号 |
|----|---------------|--------------------|
|178.|城市土地开发基金 |川青白江政府(92)53号 |
|----|---------------|--------------------|
|179.|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 |川德阳市物价(92)25号 |
|----|---------------|--------------------|
|180.|交通建设发展基金 |川地县物价部门批准 |
|----|---------------|--------------------|
|181.|易地人防结建费 |陕西安价费字(90)356号 |
|----|---------------|--------------------|
|182.|电力地方附加费 |陕铜川建政(90)181号 |
|----|---------------|--------------------|
|183.|城市供水设施附加费 |陕西安政发(94)6号 |
|----|---------------|--------------------|
|184.|邮电通讯建设费 |陕西安政发(92)102号 |
-------------------------------------------
续表
-------------------------------------------
| | 项目名称 | 征收依据 |
|----|---------------|--------------------|
|185.|公用设施补偿附加 |陕西安政发(91)173号 |
|----|---------------|--------------------|
|186.|集中供热建设费 |陕西安政发(95)76号 |
|----|---------------|--------------------|
|187.|市场建设基金 |陕西安工商局(93)130号 |
|----|---------------|--------------------|
|188.|天然气输配费 |陕西安政发(93)24号 |
|----|---------------|--------------------|
|189.|自来水加价及增容费 |陕宝鸡物价发(91)105号 |
|----|---------------|--------------------|
|190.|自来水建设工程附加费 |陕铜川物价发(95)18号 |
|----|---------------|--------------------|
|191.|燃气输配管网工程资金 |陕铜川铜政发(95)38号 |
|----|---------------|--------------------|
|192.|集资办电建设基金 |陕宁强宁电发(92)50号 |
|----|---------------|--------------------|
|193.|公路建勤费 |陕宁强宁政发(93)19号 |
|----|---------------|--------------------|
|194.|客运线路号牌有偿使用费 |陕宁强宁政发(93)19号 |
|----|---------------|--------------------|
|195.|教师奖励基金 |陕西乡府(91)115号 |
|----|---------------|--------------------|
|196.|地方电建基金 |陕西乡府1992年10月16日会议纪要 |
|----|---------------|--------------------|
|197.|农电基金 |陕南郑府(92)28号 |
|----|---------------|--------------------|
|198.|商洛地区黄金开发基金 |陕商署办发(94)68号 |
|----|---------------|--------------------|
|199.|商州市城建配套费 |陕商政办(95)59号 |
|----|---------------|--------------------|

|200.|商州市公用设施补偿费附加 |陕商政办(95)59号 |
|----|---------------|--------------------|
|201.|城市道路有偿使用费 |陕商政办(95)59号 |
|----|---------------|--------------------|
|202.|农电线路附加 |陕吴旗政发(94)25号 |
|----|---------------|--------------------|
|203.|农电建设基金 |陕黄陇政发(92)55号 |
|----|---------------|--------------------|
|204.|水利建设基金 |陕安塞政土管(94)15号 |
|----|---------------|--------------------|
|205.|旅馆住宿费附加 |陕榆政发(92)46号 |
|----|---------------|--------------------|
|206.|城市供水水源建设附加 |陕榆政发(95)2号 |
|----|---------------|--------------------|
|207.|资源勘探基金 |甘陇南行署(91)11号 |
|----|---------------|--------------------|
|208.|水资源建设基金 |甘天水政纪要(95)6号 |
|----|---------------|--------------------|
|209.|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甘敦煌政发(93)80号 |
|----|---------------|--------------------|
|210.|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基金 |甘敦煌政发(93)80号 |
|----|---------------|--------------------|
|211.|义务兵优待金 |甘兰政发(92)25号 |
|----|---------------|--------------------|
|212.|机动车辆城市道路增容费 |甘兰政发(94)114号 |
|----|---------------|--------------------|
|213.|城市道路建设费 |甘兰政发(95)747号 |
|----|---------------|--------------------|
|214.|公用设施补偿费 |宁中卫政府发(93)83号 |
|----|---------------|--------------------|
|215.|商品房开发基金 |宁中卫政府发(93)52号 |
|----|---------------|--------------------|
|216.|人民教育基金 |宁西吉县西政发(92)21号 |
|----|---------------|--------------------|
|217.|人民教育基金 |新疆部分县政府批准 |
|----|---------------|--------------------|
| | | |
|----|---------------|--------------------|
| | | |
-------------------------------------------



1997年11月27日

广电总局科技司关于转发《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电总局科技司关于转发《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的通知


  7月1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向各相关单位发出《广电总局科技司关于转发<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的通知》,通知说,为发挥自主创新的牵引和支撑作用,全面推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工作,促进三网融合,带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NGB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NGB总体专家委员会编制了《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见附件)。现转发给你单位,请各单位将该报告转发给所属有关单位或部门并组织学习,以指导本单位的NGB相关工作。
  附件: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报告.doc




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NGB总体专家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六月


目 录
前 言 3
1.发展需求与趋势 4
1.1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4
1.2 发展需求 5
1.2.1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5
1.2.2 发展三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 6
1.2.3 维护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需要 7
2.NGB战略目标与规划 8
2.1 NGB背景 8
2.2 NGB的定义和特征 9
2.2.1 NGB的定义 9
2.2.2 NGB特征 10
2.3 NGB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 12
2.3.1战略目标 12
2.3.2指导思想 12
2.4 NGB十年规划 13
2.4.1整体目标 13
2.4.2分阶段目标 13
3.预期成果 15
3.1预期标志性成果 15
3.2 实施后的影响与预期效果 18
4.创新体系建设 20
4.1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应用产业联盟 20
4.2.2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21
4.4.3三网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 21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三网融合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国发〔2010〕5号),标志着三网融合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推进三网融合战略部署,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和整合,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和对综合业务的支撑能力,建立符合全业务运营要求的可管、可控、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管理系统和业务支撑系统;适合三网融合需要,按照网络规模化、产业化运营的要求,积极推进各地分散运营的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广播电视网络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三网融合的基础网络之一,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繁荣、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我国信息和文化安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NGB总体专家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六月

1.发展需求与趋势
1.1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广播电视网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达千家万户的最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便捷的大众信息载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已经超过96.95%,成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公众信息传送量最大、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络。
我国有线广播电视网已有333万公里光缆线路、1000万公里同轴电缆线路,能提供视音频等多种业务,服务1.75亿户用户,是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6500万,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3000万, 共有13个省(区、市)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完成网络整合工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竞争实力大大提升,地位显著增强。
我国无线广播电视网络的覆盖率已达91%,2008年在包括奥运城市的8个城市开通了地面数字电视,播出标清和高清电视节目,目前正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组织实施地面数字电视工程。
2008年,我国发射了直播卫星,主要用于“村村通”工程建设,使边远“盲区”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目前有超过一千万的直播卫星“村村通”用户。
我国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成功地在包括6个奥运城市在内的37个城市开播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服务,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初步建立了CMMB网络。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10个城市开通了CMMB信号,CMMB业务正在全国稳步展开。
在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信息网络发达、信息化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有线电视网络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泛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有线宽带网发展尤为迅猛,是承载、提供三网融合业务最重要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之一。
美国FCC最近公布的“全国宽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以前,要为1亿家庭用户提供每户100Mbps和商业用户1Gbps的接入速率。日本、韩国、欧洲各国先后也都分别提出了各自国家的宽带计划,不约而同的是都将家庭用户的接入带宽定在了100Mbps的目标上。
1.2 发展需求
1.2.1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点,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信息产品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化的形态呈现、以网络化的方式传播,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又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提供了可能。
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和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进一步提高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舆论阵地的作用。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数字化的媒体形态创新广播电视的业务模式,以网络化的服务形态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能力,创新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渠道和体验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视听节目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从“被动接收”向“主动选择”,从“看电视”向“用电视”,从单一渠道、单一终端向多渠道、多终端的转变。
1.2.2 发展三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
广播电视网是我国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在业务内容、舆论公信度、用户群体、公共信息的经济传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推进三网融合,创新产业形态和市场推广模式,推动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有线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内容制造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开发和建设符合宽带双向和全媒体全业务的新一代广播电视有线传送网络。
以提供传统广播电视业务为前提,以互动服务为新型体验方式,以宽带双向全媒体全业务为主要发展目标,构建全新概念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业务体系,将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大大拓展网络业务的创新空间,带动媒体内容产业、信息内容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面向家庭的全媒体服务创新、家用电器领域的革命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重要的机遇。
充分利用有线网络在接入带宽和覆盖方面的固有优势,借助自主创新的高技术成果和后发的技术与产业优势,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对网络和业务的管控能力,以较低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打造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对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开拓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着眼长远发展,广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攻克一批符合三网融合要求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核心技术,研发一批相关的软硬件系统和关键元器件等基础产品与网络成套设备,开发双向数字电视、多媒体终端、智慧家庭网络和家庭物联网、智能化家庭设备等新兴住宅产品,大大推动信息技术领域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牵引上下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3 维护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发展,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文化对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社会演化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消极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传播的泛在性、跨国性、复杂性和易受攻击性等特点,网络文化和网络舆论对国家信息与文化安全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提出了重大挑战。
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需要牢牢把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关键技术的主导权,研究发展新一代高可信网络技术,建设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弘扬和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巩固思想舆论的主阵地,保证广播电视网对社会或大众信息的正确导向作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防止非法或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促进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2.NGB战略目标与规划
2.1 NGB背景
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播出体系,是用户聚集度最高、用户终端规模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也是入户带宽资源最高的基础信息网络。这些都是下一代宽带网络与应用技术研究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广播电视网在业务内容丰富度、内容公信度、用户群体、多维媒体表现形式、公共信息经济传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具备独立向下一代以宽带视频为基础业务的网络演进的全部要素和条件。
2008年12月4日,科技部与国家广电总局签署了《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确定了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通过技术升级以及网络改造,最终实现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总体目标。
2009年7月31日,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启动仪式暨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上海市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示范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上海举行,正式启动 “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示范网建设,计划于2010年底前在上海地区率先完成50万户NGB示范网络建设。以此为标志,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2 NGB的定义和特征
2.2.1 NGB的定义
NGB是英文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 的缩略语简称,意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NGB是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可同时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的、具备双向交互、组播、推送播存和广播四种工作模式的、可管可控可信的、全程全网的宽带交互式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NGB支持三网融合基础业务和融合创新业务,支持现有技术体制向高级阶段的平滑过渡,支持广播、组播、双向交互和推送播存四种模式并用的工作机制,具有网络和业务安全管控机制,具备与现有运维和管理流程与机制、运营队伍和经验、和网络资源相匹配的综合支撑环境。
2.2.2 NGB特征
NGB融合广播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具有独特的网络特征。其网络特性主要体现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覆盖,可同时支持广播、组播、双向交互和推送播存四种工作模式,具有广播和分组交换融合技术构建的扁平式网络体制,保证服务质量的大规模汇聚接入技术,具有开放式业务支撑架构,承载网对业务透明,服务提供机制引入云计算和透明计算模式以保证业务提供的便捷性、开放性与可信度,单用户实际接入速率可达100Mbps,家庭用户终端的网络延展形态是有线无线相结合的智慧家庭网络系统,户内物联网是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支持家用电器等受控终端的网络化演进。
NGB的业务特征主要体现在兼容性、交互性、开放性、互通性、多样性、安全性等方面。NGB将在各有线电视网络部署开放的业务平台,在原有广播业务的管理和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接口,屏蔽NGB的广播、组播、双向交互等综合传输模式和业务及用户的精细管理能力,提供对第三方业务的开放接入;通过业务平台的代理网关实现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对等跨域运营,形成全程全网的NGB业务网并实现与电信网、互联网互联;通过与接入网大规模汇聚路由器、应用层实时管理和提供设备,实现平台对并发流媒体等业务的可信管理;开放业务平台将极大地降低新业务开发和接入的门槛,吸引和鼓励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中小型开发实体的积极参与,充分释放全社会的业务创新能力,形成业务数量和种类的爆发性增长。
NGB发展过程中将坚持传统和新兴媒体市场有序发展的原则,突出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可管理的时代要求,具有独立运行的管理平面,在统一的运营框架下,支持开放业务运营环境下的内容和业务的属地化运营与管理,支持结算中心和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收/付费模式,支持创新业务或服务的全网快速部署。采用创新的管控技术和运作机制,能够实现网络业务质量(QoS)、节点性能和业务完整性等各个层次的管理与监测,确保业务内容的安全可信和网络的安全可靠。
NGB终端是集信息处理、交互、业务汇聚和安全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家庭网络中心,可用丰富的有线和无线标准接口构建家庭信息与物联网络。形态包括智慧家庭信息网关、新型电视终端和具有联网功能的家用智能电器三种主要类型,硬件上具有充足的运算资源、存储资源、显示资源、控制资源以及丰富的网络接口,可支持多模接入方式及高清视频输入输出。软件上,引入透明计算理念,采用基于网络的终端系统程序动态加载和可重构运行环境,确保应用的开放性和使用的安全性。
2.3 NGB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
2.3.1战略目标
面向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以广播电视业务创新为龙头,以自主创新的先进网络技术为基础,用十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国3亿用户和连接2亿家庭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加速形成与电信网公平“竞合”的态势,突破三网融合中的“代差”瓶颈,同步增强广播电视舆论阵地的时代作用,营造网络文化有序创新环境,着力打造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家用电器的升级换代,带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
  立足自主创新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将成为支撑社会信息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承载先进文化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广播电视舆论阵地的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网络文化创新空间进一步拓展,有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跃升,带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做出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2.3.2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大目标,积极面向三网融合,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地位和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和挖掘广播电视网络的特有优势,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立国家、行业、地方、市场的联动合作机制,引领具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产业集聚,选取优势地区建立NGB示范区,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以点带面,辐射全国,建成具有开放架构、全程全网、互联互通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在NGB的实施过程中,贯彻“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建设指导思想,采用新技术,创造新业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标准先行;业务牵引,科技支撑;突出重点,试点先行;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
2.4 NGB十年规划
2.4.1整体目标
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研究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模式、研究开发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能够支撑家庭物联网服务的新型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体系,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开发成套装备,建设覆盖全国的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2.4.2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0-2012年),研究三网融合战略下的NGB技术路线、运营机制、产业政策,研究NGB网络架构、业务体系、安全与管理体系,重点发展支撑三网融合的业务平台、融合广播和交互功能的新型宽带接入技术、家庭物联网络、终端技术、内容保护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撑NGB的成套网络装备、业务应用与支撑系统、核心芯片、软件、家庭物联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研究基于NGB数字内容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完成标准框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为NGB的示范、建设奠定基础。
选取国内有影响力的若干城市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试点示范。改造、建设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络,建设连接全国部分城市的NGB核心网络,建设连接国内主要内容提供商的内容交换服务网,建设支撑跨域服务的业务交换平台。重点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过程中所形成的高清视频类、全媒体信息类、网络娱乐类、网络教育类、家庭服务类等新兴业务的普及,开展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示范运营,试验示范3D电视业务和家庭物联网服务,初步建立基于互动电视业务的跨域业务运营示范区。
在研究、示范和建设的基础上,完善NGB产业与创新体系,营造快速发展环境,为实现NGB规模建设完成必要的技术准备、产业准备、业务模式和运营体制准备。
第二阶段(2013-2015年),研究有线无线相结合的NGB网络架构,研究支持超高速、超大容量、高效率、可重构的网络技术;研发低成本、低能耗、适合于三网融合的安全设备、有线无线结合的新型宽带接入系统、智慧家庭网络与终端设备以及NGB物联网络系统;开发基于NGB开放业务平台和开放接口的各类三网融合业务应用系统,大力推动NGB网络新型业务开发,实现NGB业务创新的群集效应;完善NGB标准体系,完成NGB全国推广的技术和产业化准备。
在第一阶段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建设规模化的、具备NGB主要功能和技术特征的、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和监管网络,基本形成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NGB监管体系,全面支持三网融合的全媒体全业务的开展,从功能和性能上达到与电信网平等竞争与合作的水平,取得三网融合实质性进展。
第三阶段(2016-2019年),根据NGB的整体目标,面向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结合技术、业务和安全管理的最新发展,持续推动NGB自主创新工作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成覆盖全国3亿家庭、有线无线结合、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全面推进高效可信的三网融合业务,实现全网业务的快速部署与管理,广泛创新网络文化传播服务,将NGB建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主要基础设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

3.预期成果
3.1预期标志性成果
NGB预期标志性成果,一是丰富的业务形态。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将提供以高清、互动、宽带和推送播存为特征的丰富类型业务,业务形态包括音视频业务、信息类业务、娱乐类业务、应用类业务、休闲类业务、教育类业务等。
二是自主创新的网络架构。NGB的网络架构分为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和家庭网四个网络层次,核心网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体制和相应的传输与交换设备,以自主创新的大规模接入汇聚路由器(ACR)作为城域网边缘接入节点,构建由独特的业务质量保障机制和安全访问模式支撑的高性能接入网,可实现对用户业务、流量等进行精细化管控与结算,支持全域性、一体化的网络与业务管理要求。接入层的基本形态为光纤加同轴电缆的树形或星型结构(也支持传统的无源光网络PON或五类线入户方式),同轴电缆双向接入支持多种先进成熟的应用技术,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HINOC技术的开发应用,能为每个家庭用户提供100Mbps可扩展接入速率。在NGB的边缘接入网络中,也支持无线宽带或超宽带接入方式。
三是开放的业务平台。自主创新的NGB开放业务平台是提供全业务融合服务的基础性业务平台,能为有线运营商提供面向三网融合业务的全业务管理、运行和营帐以及对等互联互通功能,可对业务质量保障、管理与可信服务等提供环境支撑。同时,业务平台能够屏蔽网络构建方面的个性化差异,保证全网业务交换功能和业务接口的标准化,有效降低业务提供商的开发门槛,支持有线电视网络从现有工作模式向高级形态的平滑过渡,提供增值业务融合互通服务。
四是综合的网络与业务管理技术。NGB管理体系一方面将根据全程全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传统的网络管理和业务可信手段;另一方面将从全局的角度,综合各类信息,完成全局资源协调与调度。NGB网络与业务管理体系具备根据逻辑和业务层面的变化,动态调整网络承载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功能。
五是内容安全。NGB内容集成播控系统包括对数字内容的加工、版权的植入、各级审核版本的提供、离线、近线、在线播出内容的准备,能够对所有NGB上的包括个人上传在内的多种发布内容进行预先的审核,并具备对播出内容的完整性监测,保证内容的不被窜改和防止不良、非法内容的侵入。
六是支持“智慧家庭”和智能办公的NGB家庭信息与物联网络。NGB家庭网络是在家庭内部通过自主创新的有线与超宽带无线组网技术,将家庭网关与其它信息设备或智能电器组成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的物联网络,并通过家庭网关与NGB外部网络相连,向家庭用户提供各种现代服务的系统。同时,NGB家庭信息与物联网络作为NGB网络向家庭和企业用户的自然延伸,全面覆盖家庭多媒体娱乐、通信、智能感知、智能家居控制等业务领域,实现用户的综合业务接入和体验。NGB家庭网络以具备网络互联、媒体处理、存储功能的新型电视终端作为家庭信息服务中心和链接NGB的网关,同时也支持单独终端形态的智慧家庭信息与物联网络中心。
3.2 实施后的影响与预期效果
NGB的实施将极大繁荣和丰富以视频为核心的各种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个预期的影响和效果,是实现以智慧家庭信息网关和新型电视终端为中心的家庭信息化。新型交互式电视机或智慧家庭信息网关的出现意味着电视机不再停留在家用电器的传统形态上,它将演变为一个集信息处理、交互、业务汇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家庭信息与物联网络中心,协助处理整个家庭的公共和私人事务。其可预见的效果包括强大的展现功能,新型交互体验,互动业务,高速互联网接入,家庭娱乐、资讯与物联控制等。
第二个预期的影响和效果,是实现以新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为基础的国家信息化。NGB将通过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网络改造和运营直接带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宽带网络发展,重点推动宽带网络建设、网络成套装备研发制造、终端设备制造、信息服务应用、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产业化发展。在网络运营方面,完成有线和无线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及相应的技术环境升级,为广电行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层面的保证。在网络成套装备研发制造方面,加快传输、路由、交换、宽带同轴双向接入、超宽带无线接入和光纤新型接入等关键技术及设备的产业化发展速度。在应用及服务推广方面,促进各种面向NGB网络的广播及互动应用和音视频内容的发展。 随着NGB的持续建设和不断升级,我国宽带有线网络核心带宽、网络服务质量与安全管控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将会全面促进包括工业、商业、教育、医疗、能源、文化等相关行业的信息化发展速度。
第三个预期的影响和效果,是打造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家庭信息服务是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尤其是家庭物联网的引入不仅大大拓展了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内涵,而且将人、机、物的关联服务延伸到包括现代物流在内的整个现代服务领域,这对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催生新兴科技产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个预期的影响和效果,是引领和支撑自主创新技术体制的网络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加速我国在NGB网络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关键设备、业务支撑、网络安全与监管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我国网络设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拓展我国自主创新技术主导的产业生存空间,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个预期的影响和效果,是支持NGB相关的核心芯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在NGB建设和推进过程中,以自主创新、产业应用为出发点,以NGB业务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核心芯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为重点,通过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芯片和软件研发与产业化体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第六个预期的影响和效果,是支持我国电视机整机制造业的整体跃升。作为NGB网络家庭信息中心的新需求牵引,将为我国的电视整机制造业创造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新型电视机将成为集“大容量存储、高清晰度显示、户内无线网络中心、新型交互体验”的一体化信息终端,并能链接家庭物联网,促进其它家用电器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

4.创新体系建设
4.1技术创新和产业联盟
随着“三网融合”战略的全面推进以及NGB建设的开展,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产学研用单位和企业聚集到NGB相关技术研发与产业旗帜下,迫切需要建立开展共性技术研究、标准研究、核心设备开发、评估测试、政策研究、市场推广、融资策略咨询等联盟工作机制,以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向NGB工程聚焦,以达到营造引领、支撑、鼓励、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社会氛围。为了持续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研究和规划适合我国NGB战略的技术体制与标准体系,推进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修制订,促进光传输、网络路由、传输接入、终端设备、家庭网络、智能家电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兼容性、开放性及标准化水平,推动可管理、可信任的业务体系的形成与平台建设,需适时的出台相应的导向政策,吸引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最大程度的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无缝衔接。
4.2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NGB的建设不仅涉及技术自主创新、标准化研究、成果产业化和规模示范推广等多层面的工作,更涵盖了网络核心设备、宽带接入与终端系统、内容运营与业务开发、运营支撑与开放业务平台、内容与业务监管、运营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技术研发与产业推进,需要建立开放高效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放使用的示范网加速创新技术和业务的成熟,通过“业务大卖场”的建设降低业务推广的门槛,通过开放共享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减少企业独立开发产品技术的难度,为NGB网络和业务及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环境。
4.3构建开放共赢的政策环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向社会各个行业的广泛渗透,网络体系、业务平台等各种相关技术逐步进入到大规模的更新换代期,正在催生出一系列的新兴产业。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适时推出,为广播电视网络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作为广播电视行业实施三网融合战略的切入点和落脚点,NGB需在整合各省(市)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网络公司。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努力将NGB本地网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政府的规划中,争取获得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公用事业外包等政策扶持,努力使之成为地方政府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和公用事业服务平台,并带动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此外,作为一种战略性举措,NGB工程的实施还应出台与其建设进度和可持续发展相配套的优惠政策与创新机制,以便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或加快NGB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服务开发与提供,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NGB的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拓展。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